永利欢乐娱人城

新疆地名史话 :外界对新疆的别称

   地名中包含着众多人文蕴意。在我们这一片热土上 ,除了汉文的“西域”和“新疆”之外 ,其他国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称呼,只是仅有局部性的地名 。更早的缺乏文献记载,到元明时期有两个地名可考。一是“蒙兀儿斯坦”,是蒙古斯坦的异译 ,意为蒙古人居住的地方 ,地望与汉文史书中的“别失八里”和“亦力把里”相当 ,都在北疆牧区 。一是“曼尕赖•苏雅”Magalai Suyah  ,直译为“向阳”,地当新疆南部到中亚费尔干纳的农业地区 。 
  到了清代,新疆的别称就多了 。维吾尔族文献中有“六城”之说,那是“Alte-shahr”的意译 ,近年有人音译成“阿特沙尔” 。乾隆诗中有“六城既纳,二竖焉逃”句 ,来源于前敌将领的奏报。它表明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的18世纪中叶这一地名就已经存在了 。乾隆时的椿园在《西域闻见录》中记录的“六大回城”是:莎车、喀什、阿克苏、库车 、英吉沙、和阗 。后世对“六城”的记载又有差异,如有乌什而无英吉沙等等 ;但指塔里木盆地周围则是一致的 。 
  汉文史籍中有“准部”和“回部”等地名。“准部”就是北疆蒙古准噶尔人居住的地方。“回部”也称“回疆” ,是南疆信仰伊斯兰教旧称回教 的维吾尔族人居住的地方 。后来特指“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”属下所辖的设立办事大臣、领队大臣的八个城镇 :喀什、英吉沙、莎车 、和阗、乌什 、阿克苏、库车、焉耆,简称“南八城” ;其中 :前面四城称作“西四城” ,后面四城称作“东四城” 。 
  更晚时期出现了“七城”的地名 。1846年,中亚乌兹别克人建立的小国浩罕派遣使者向朝廷呈递禀报 ,请求抽收在“七城”贸易的外国商人货税,遭清政府的拒绝。他们所指的“七城”是库车、阿克苏、乌什、莎车、和阗、喀什、英吉沙。也有不同说法:有人认为有焉耆而无英吉沙,有人认为在“六城”之外另增吐鲁番 。近年有人将“七城”Jete-shahr 音译为“哲德沙尔” 。 
  欧洲人将新疆北部称作“准噶里亚”,将南部称作“喀什噶里亚”,都源自本地地名加上西方人习用的后缀。至于后世的“东突厥斯坦” ,它来源于中亚古老的地名“突厥斯坦”——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一小块曾经居住过突厥人的地方。至今,锡尔河东岸还有突厥斯坦城 ,历史上哈萨克汗国的都城;阿富汗北部有突厥斯坦区域名 。它们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 ,但是都同原初的突厥斯坦地望相近 。 
  18—19世纪一些欧洲地理学著作中出现南、北突厥斯坦,东、西突厥斯坦等名称,概念被人为地扩大了。俄国兼并浩罕等中亚三个汗国后于1867年在塔什干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设立突厥斯坦总督;“西突厥斯坦”就被“俄国突厥斯坦”取而代之。十月革命后 ,沿用旧称建立“突厥斯坦加盟共和国”,遭到当地非突厥语民族的强烈反对。于是开展民族识别工作,并在1924年到1936年之间相继建立了乌兹别克 、土库曼、哈萨克、塔吉克和吉尔吉斯五个加盟共和国。 
  俄国驻华东正教传教士丁柯斯基Timkovsky 创造了“中国突厥斯坦”一名,用来指称“东突厥斯坦”的归属,二者的内涵是相同的:都是新疆南部 ,至于将它们泛指新疆全境那是后来的事情了。 
  当中亚各国抛弃“突厥斯坦”名称之际,某些西方国家却将它用作分裂中国统一的旗号。1933年冬,英国人策动一伙人在喀什倡乱,炮制伪“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”;仅仅“存在”了三个月就被当地军民捣毁 。这是将地名用于分裂中国统一的开始,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。1944年,苏联也祭起这一旗号,在伊犁扶植他们的侨民建立所谓“东突厥斯坦共和国” ;一年多后这个国际上谁也不敢承认的“共和国”宣告结束自身的存在。投靠美国的一伙人又打出“中国突厥斯坦”的旗号,闹腾了一阵,直到新疆和平解放前夕,随着他们的亡命出境而偃旗息鼓。 
  分裂主义阴魂不散,总是拾取欧洲人的唾余制造分裂活动。“东突”成了新疆分裂主义的代称 ,地名一旦被赋予分裂主义的含义,就理所当然地被人们所抛弃 。

 


【字体: 】【打印文章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
XML地图